统战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统战风采>>正文
统战风采

重庆日报报道我校无党派人士红尘教授:站在融媒体前沿,力做新闻路上的燃灯人

2022年09月05日 08:49  点击:[]

    从事新闻教学22年,笔耕不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红尘,一直把培育、学习、实践视为一个整体。她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坚持把新闻情怀与实践思想融入到每一次课堂上、每一件作品中,引领着新闻路上的年轻学子们,乘风破浪往前冲。

勇于实践,力做燃灯人与带路人

     33岁的红尘,从传媒第一线回到大学教书后,深刻意识到新闻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目标性。为此,她把应用与实践教学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加强了新闻传播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的实践,力争为融媒时代培养出更多“提笔能写,举机能拍,对筒能讲”的全媒体人才。

    站在融媒体实践教学的前沿,红尘率先在重庆的高校中开设了《融合新闻报道实务》课程,始终把学生的培育排在第一位,在课堂上与课堂下花费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52个学生“超记”团队创作了80套融媒体作品。连续两年,她为300多位研究生和本科生举办了“万物互融”“万物皆媒”两届融媒体新闻作品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将她讲授的融媒体课程列入了21世纪新媒体系列教材之中。

以生为本,力做学子学业成长的良师益友

    曾做媒体主编多年的红尘,深受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影响,她将生活和社会都视为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总是鼓励新传学生要多去和社会接触,多去实践。

    红尘认为大学教师是具有使命感的人,为此她创办了红尘国际青年写作营。数年来,她倾囊相授,无私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学生共发布了200余篇新闻故事。她喜欢称呼班上的学生为“小朋友”,尤其是记忆力惊人,记得住她教过的大多数学生的名字。当身患重症的学生住院治疗时,她又成了那个忙前忙后,专为学生开车的人。

    她说:“在大学教育里面,老师应该是一盏灯塔,照亮他人;是一个燃灯者,有启迪和示范作用。”

热爱创作,一直走在路上的作家

    红尘说自己并不是一个传统型、书斋型的作家,她的书桌在大地上,全世界都是她的书桌。

    作为一位非虚构文学的创作者,13年的时间里,她以记者、作家、背包客、探险家、国际志愿者的身份,一直围着2400公里的喜马拉雅山打转,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察及实地采访,用文学化的叙事手法写下了关于喜马拉雅地域的六部曲:《越野越西藏》《越野越新疆》《印度瑜伽圣地密码》《徒步喜马拉雅极地》《梵香》《珠峰鼓手》。

    在2014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红尘作为中国出版集团的主讲作家做了“中国报告·行走的力量”主题演讲,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了英文和德文,让更多的读者通过不同语言,阅见不同凡响的东方文化和中国故事。

    她还热心社会公益,深入社会各界及基层,举办了40多场文化讲座;多次作为志愿者,深入尼泊尔山区、川藏藏区“帮教助学”;用售书的钱捐赠藏区“帐篷小学”、尼泊尔大地震援助项目等。

    教书、育人、创作,红尘用一步一履、一字一句丈量这个世界,就像她写下的“热爱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一样,正带领着她的新传学子们,力争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 


                                                               (资料来源:重庆日报2022.08.31

 

上一条:我校收到南岸区侨联对积极参加战“疫”老师的感谢信 下一条:我校民进支部主委孟妍积极助力南岸战“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