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2025年3月23日,民盟学校南岸校区总支组织盟员前往重庆北碚东升村开展以“聚焦‘两会’精神,探访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学习调研实践活动。
活动当天,盟员们首先参观了中国科学院西部科学城旧址和卢作孚纪念馆,大家通过实物、史料和多媒体展示,深入了解重庆在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中的历史贡献,深入了解卢作孚这位爱国实业家“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的实践历程。随后,大家走进东升村,实地考察乡村振兴成果,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最后,在东升村召开专题学习会。
会上,总支支委孙峰首先领学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了“两会”精神,并结合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新质生产力”“经济转型升级”等内容,提出“可借鉴清华、西安交大等高校经验,推行‘跨学科自由选专业’模式,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推动学科与汽车、机械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重庆作为智能制造中心,应发挥财经学科优势,开发乡村文旅数字化平台,助力农旅融合发展”等建议。
接着,总支主委杨光祥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按照民盟中央的要求,民盟盟员要聚焦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积极建言资政,要传承先辈精神,发挥专业特长,培养创新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担当作为。
最后,盟员们围绕“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跨学科选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体系,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的建议。
活动结束,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调研,进一步增强了盟员们的政治认同和使命担当,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激发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力,今后将更加注重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以“商工融合”推进教学改革,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奋力书写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重庆实践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