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号中午,我校少数民族师生座谈会在江北校区修德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以“精准扶贫:我和我的家乡”为主题,学校少数民族教职工联谊会的教师代表和30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联谊会会长包晓玲主持。
会上,包晓玲从我国精准扶贫首创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如何从昔日的“穷音晃”变身如今的“金窝窝”的故事讲起,生动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她谈到,我国“十三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们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同胞也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我们万分欣喜,我们感恩党、感恩祖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落幕,为全国各族人民描绘了国家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发展的崭新蓝图,少数民族师生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对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倍增信心。我们充分相信,“十四五”期间,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会越来越迅速,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她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只争朝夕,刻苦学习,争做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材。
随后,藏族、壮族、彝族、羌族、回族、苗族、侗族、东乡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17位学生代表畅谈了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家乡所发生的巨变,他们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从修路架桥,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异地搬迁到养殖业、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如在眼前。好几位同学还谈到了自己家乡的扶贫干部,扶贫干部不忘初心、践行使命,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勇挑重担、忘我付出,他们的精神和行为令人钦佩、敬仰和感动。
通过座谈,进一步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进一步增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责任感和使命感。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加强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扎实过硬本领,既要做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更要做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推动者,为将来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

